<pre id="xyq5c"><label id="xyq5c"></label></pre>
    1.  

      仙桃南粵商會
        友情連接   更多>>  
       
      >> 地方特產...
      地方特產
      來源:仙桃商會 更新時間:2009/9/19 11:57:03 點擊數:
      沔陽三蒸,仙桃的一道傳統名菜,即粉蒸肉、粉蒸魚、粉蒸蔬菜。沔陽三蒸至少有600年歷史,相傳元末漁家子弟陳友諒在沔陽揭竿而起率眾起義,在攻陷沔陽縣城后,為犒勞兵士,陳友諒的夫人潘氏親自下廚,她別出心栽,將肉、魚、藕分別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裝碗上甑,猛火蒸熟。蒸出的肉、魚、藕味美質融,兵士嘖嘖稱贊,從此民間常用“三蒸”款待賓客,喜慶佳節。

        雙黃咸鴨蛋,一蛋雙黃,蛋白如壁玉,蛋黃似瑪瑙,紅白相間,壁合珠連,實為人間之珍品,食用之精品,國家之瑰寶。經過加工腌制的雙黃鴨蛋,口感極佳,味道鮮美,風味獨特,具有松、沙、油、鮮、細、嫩等六大特色,且含有豐富的有益于人體健康的鋅、鍺、硒、鈣等微量元素,誠為席上佳肴,饋贈親友之佳品。

        毛嘴鹵雞,鄭場豆鼓,異育銀鯽、等等~ ~ ~


      仙桃鵝肝
       
          省級重點農業推廣項目、仙桃鵝肥肝開發項目,經過3年多發展,取得重大突破。28日,仙桃市盛勝鵝業公司一期工程竣工投產,標志著這一項目實現了產業化。
          鵝肥肝是國際市場上流行的綠色食品,它是利用高能飼料強制填食方法,改變鵝的采食習慣,產生畸形肝,從而形成 
      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營養食品。盛勝鵝業公司一期項目包括朗德鵝孵化、繁殖、鵝肝生產及其副產品加工生產線,年加工能力20多萬只。仙桃3年前引進朗德鵝養殖項目,目前已形成30萬只朗德鵝的養殖規模。
       
      胡場糖模

          “糖?!笔呛鷪龅胤教赜械墓に?,具有悠久的歷史、傳說糖模工藝起源于元末,朱元璋和陳友諒交戰時,陳友諒采用蜜蜂戰對付朱元璋,用蜂子刺朱元璋部隊土兵的眼睛。朱元璋多慮多謀,想出了用糖做人制蜂子的辦法,打敗了陳友諒。由此用糖做人和其它動物的藝術就發展開來,并成為人們謀生掙錢的一種工藝。
      沙湖咸蛋
       
        沙湖鹽蛋與眾不同的特點。由于沙湖地處沼澤之區,溝壑縱橫,水草茂盛,蝦肥螺密。沙湖水網之地,還生長一種別處沒有的奇草—麥黃角草。這種草桿粗壯,葉闊大,結的籽實濃密而甘甜,成熟的麥黃角籽是鴨的最佳飼料,鴨吃了它,生的蛋黃中就多一滴紅朱砂般的油砣。故又有“沙湖鹽蛋一點珠”的美稱。鴨生長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中,實乃得天獨厚。個大味美、兼有雙黃名馳中外的沙湖咸蛋就產生在這里。
       
      紅廟酥餅
       
        紅廟酥餅始于清朝。它以熟面、精糖、麻油為主料,用適量的清凈溫開水兌進香油將面粉調和,再用精糖拌少許熟面作包心,以手工操作,捏成小圓銅板形,然后進鍋溫烤而成。紅廟酥餅聞名遐邇,風味獨特,關鍵在于紅廟的水質優良。紅廟老街后面有坑曰“四方坑”,終年水清透明,氣味純正而略帶甜味。用這里的水制作酥餅,香甜酥軟,有口皆碑。紅廟酥餅不僅是仙桃回漢人民食品中的珍品,也是旅居沙市、宜昌、四川、湖南、武漢、上海等地回民的珍饈,他們每逢回鄉控親訪友、尋根祭祖,總要用篾簍載往旅居處,饋贈親友。

      絲網劃子

        絲網劃子的歷史雖然不長,但由于沔陽地處湖區,水域廣闊,適于絲網作業,因此深得漁民青睞。


        絲網劃子小巧靈活,長不過八尺余,寬僅兩尺許,且船板極薄,一人拖得動,兩人抬得起,放在肩上可以翻山越嶺,運動自如。劃子通體呈弧形,酷似一彎新月,比威尼斯的小艇還翹得厲害。浮在水面用蘇東坡“縱一葦之所如”的“葦”來形容它,一點也不覺夸張。這種葦葉似的小劃子駛起來輕快如飛,回旋自如。


        絲網種類繁多。就施放的深度說,就有浮網、沉網、半沉網之分;就紡織的材料言,又有絲網、線網或現代的塑料網之別。而就用途則又可分為疏網和密網,既可捕大魚,百十來斤也掙不脫;也可撈小魚,連指頭大的也逃不了。真的是“一網打盡”,可謂魚類之大敵。

      沔城蓮藕
       
      沔城藕,粗壯肥大,肉質松脆,紋理細膩,味道鮮美.吃生的,甜津津,涼絲絲,吃熟的,粉撲撲,香噴噴。蓮子則甘甜爽口,且有清心健脾、補氣益中之功效,因而被人們譽為“白璧蓮參”。古時候,它們一直是進奉皇帝的上等貢品,被人們視為席中珍饈。

      毛嘴鹵雞
       
      鹵雞在選料上,用的是本地散養的傳統雞種,必須是喂養兩年以內的鮮活公雞。當天宰殺,即時扒毛,隨后用祖傳的鹵雞配方鹵制。在器具的選用上,始終堅持砂鍋文火鹵制。

      沔陽三蒸
       

              沔陽三蒸:蒸青魚、蒸豬肉、蒸蔬菜馳名于“九省通衢”的武漢,有“蒸菜大王,獨數沔陽,如若不信,請來一嘗”的歌謠。清代、民國,武漢三鎮不少餐館掛“沔陽三蒸館”招牌。后來,“三蒸”發展到了北京。北京虎跑坊有餐館懸牌“湖北三蒸館”。

              據符號老人講,一日,東北軍少帥張學良在護衛簇擁下,途經虎跑坊,見“湖北三蒸館”,不知何謂“三蒸”,便進館品嘗,大飽口福后題聯:一嘗有味三拍手十里聞香九回頭?!般骊柸簟痹从诤螘r尚無定論,但與沔陽是水鄉澤國有關。據記載,當時沔陽是:“一年雨水魚當糧,螺蝦蚌蛤填肚腸?!逼矫癜傩粘圆黄鹆AH缰榄^的大米,只有用少許雜糧磨粉,拌合魚蝦,野菜、藕塊投簞而蒸,以此充饑。久而久之,便發展成了馳名湖北的傳統名菜?!叭簟敝坏恼舨?,以蒸筒蒿為上品。

              在民間有一個傳說,說“沔陽三蒸”起源于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他主管后勤的羅娘娘,體察軍情:起義軍常行軍打仗吃夾生飯、鹽水菜,多有患消化道病癥者。她從民間學來蒸菜法,以魚藕青菜拌大米粉末而蒸,再輔以佐料,其味醇香可口。起義軍吃上這樣好飯菜后,士氣大振.常打勝仗,柴桑一戰,大挫元軍,促成了陳友諒在九江稱王之舉。還有的傳說講,清乾隆游江南,品嘗到了民間三蒸,蒸萊便進入御膳坊,既而誕生了珍珠丸、珍白九等名貴蒸菜,這是“三蒸”的大發展。

      九珠皮蛋

              沔陽松花皮蛋改進為“九珠皮蛋”后,其品質更上一層樓。去殼的皮蛋,蛋白呈深褐色或草青色,結晶透明,松花點綴,美若玉雕。蛋黃緊縮,切開后,似菊花綻蕾,又如砂糖裹心。質地醇美,味道綿長,清涼爽口,四時咸宜,被定為出口的免檢食品,為祖國的四化建設作出了貢獻。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廣州大道南448號財智大廈1309室(客村立交旁) 郵政編碼:510308
      電話:020-84221632 傳真:020-84221005
      版權所有 © 仙桃南粵商會
      粵ICP備12009323號-9
      在线观看免费AV网址

          <pre id="xyq5c"><label id="xyq5c"></label></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