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黃咸鴨蛋,一蛋雙黃,蛋白如壁玉,蛋黃似瑪瑙,紅白相間,壁合珠連,實為人間之珍品,食用之精品,國家之瑰寶。經過加工腌制的雙黃鴨蛋,口感極佳,味道鮮美,風味獨特,具有松、沙、油、鮮、細、嫩等六大特色,且含有豐富的有益于人體健康的鋅、鍺、硒、鈣等微量元素,誠為席上佳肴,饋贈親友之佳品。
毛嘴鹵雞,鄭場豆鼓,異育銀鯽、等等~ ~ ~
仙桃鵝肝
鵝肥肝是國際市場上流行的綠色食品,它是利用高能飼料強制填食方法,改變鵝的采食習慣,產生畸形肝,從而形成
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營養食品。盛勝鵝業公司一期項目包括朗德鵝孵化、繁殖、鵝肝生產及其副產品加工生產線,年加工能力20多萬只。仙桃3年前引進朗德鵝養殖項目,目前已形成30萬只朗德鵝的養殖規模。
“糖?!笔呛鷪龅胤教赜械墓に?,具有悠久的歷史、傳說糖模工藝起源于元末,朱元璋和陳友諒交戰時,陳友諒采用蜜蜂戰對付朱元璋,用蜂子刺朱元璋部隊土兵的眼睛。朱元璋多慮多謀,想出了用糖做人制蜂子的辦法,打敗了陳友諒。由此用糖做人和其它動物的藝術就發展開來,并成為人們謀生掙錢的一種工藝。
絲網劃子的歷史雖然不長,但由于沔陽地處湖區,水域廣闊,適于絲網作業,因此深得漁民青睞。
絲網劃子小巧靈活,長不過八尺余,寬僅兩尺許,且船板極薄,一人拖得動,兩人抬得起,放在肩上可以翻山越嶺,運動自如。劃子通體呈弧形,酷似一彎新月,比威尼斯的小艇還翹得厲害。浮在水面用蘇東坡“縱一葦之所如”的“葦”來形容它,一點也不覺夸張。這種葦葉似的小劃子駛起來輕快如飛,回旋自如。
絲網種類繁多。就施放的深度說,就有浮網、沉網、半沉網之分;就紡織的材料言,又有絲網、線網或現代的塑料網之別。而就用途則又可分為疏網和密網,既可捕大魚,百十來斤也掙不脫;也可撈小魚,連指頭大的也逃不了。真的是“一網打盡”,可謂魚類之大敵。
沔陽三蒸:蒸青魚、蒸豬肉、蒸蔬菜馳名于“九省通衢”的武漢,有“蒸菜大王,獨數沔陽,如若不信,請來一嘗”的歌謠。清代、民國,武漢三鎮不少餐館掛“沔陽三蒸館”招牌。后來,“三蒸”發展到了北京。北京虎跑坊有餐館懸牌“湖北三蒸館”。
據符號老人講,一日,東北軍少帥張學良在護衛簇擁下,途經虎跑坊,見“湖北三蒸館”,不知何謂“三蒸”,便進館品嘗,大飽口福后題聯:一嘗有味三拍手十里聞香九回頭?!般骊柸簟痹从诤螘r尚無定論,但與沔陽是水鄉澤國有關。據記載,當時沔陽是:“一年雨水魚當糧,螺蝦蚌蛤填肚腸?!逼矫癜傩粘圆黄鹆AH缰榄^的大米,只有用少許雜糧磨粉,拌合魚蝦,野菜、藕塊投簞而蒸,以此充饑。久而久之,便發展成了馳名湖北的傳統名菜?!叭簟敝坏恼舨?,以蒸筒蒿為上品。
在民間有一個傳說,說“沔陽三蒸”起源于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他主管后勤的羅娘娘,體察軍情:起義軍常行軍打仗吃夾生飯、鹽水菜,多有患消化道病癥者。她從民間學來蒸菜法,以魚藕青菜拌大米粉末而蒸,再輔以佐料,其味醇香可口。起義軍吃上這樣好飯菜后,士氣大振.常打勝仗,柴桑一戰,大挫元軍,促成了陳友諒在九江稱王之舉。還有的傳說講,清乾隆游江南,品嘗到了民間三蒸,蒸萊便進入御膳坊,既而誕生了珍珠丸、珍白九等名貴蒸菜,這是“三蒸”的大發展。
九珠皮蛋
沔陽松花皮蛋改進為“九珠皮蛋”后,其品質更上一層樓。去殼的皮蛋,蛋白呈深褐色或草青色,結晶透明,松花點綴,美若玉雕。蛋黃緊縮,切開后,似菊花綻蕾,又如砂糖裹心。質地醇美,味道綿長,清涼爽口,四時咸宜,被定為出口的免檢食品,為祖國的四化建設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