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xyq5c"><label id="xyq5c"></label></pre>
    1.  

      仙桃南粵商會
        友情連接   更多>>  
       
      >> 資源狀況...
      資源狀況
      來源:仙桃商會 更新時間:2009/9/19 11:55:34 點擊數:
      仙桃市郵電通訊概況
       
          以電信、移動、聯通、鐵通等企業為主體,建成以光纜、微波為主的通訊運輸體系,包括本地電話網、長途通信網、移動通信網、數字數據網、多媒體信息網在內,從空中到地面,室內到室外,集當今高、新、尖技術于一體的現代化多功能立體通訊網絡,是包括仙桃、潛江和天門的江漢本地網的長途交換中心、本地匯接中心、信息傳輸樞紐。2002年,全市鋪設長途光纜皮長217公里,長途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13320路端,長途業務電路30000條,數據通信網長途電路61 條;固定電話交換機總容量突破20萬門,固定電話用戶累計達到16萬戶,平均每百人擁有電話機11部,全市所有行政村實現村村通電話;多媒體寬帶建成 3000多個端口,寬帶上網用戶近1000戶;無線市話交換總容量3萬門,用戶突破2萬戶;移動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55.4萬門,建設基站151個,鋪設通信光纜1380公里,移動用戶達到13.5萬戶,無線尋呼用戶1萬戶,移動電話網絡覆蓋達到99%,與117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國際自動漫游。郵政儲蓄、匯兌、報刊發行全部使用數字化處理系統,郵政信息傳遞、商品傳送、資金流通等功能日益完善,實物傳遞網擁有覆蓋全市的25個電子化支局和30多個營業網點,郵路120條,投遞總線路3450公里。2002年,全市通信行業固定資產原值11.4億元,業務收入1.85億元;郵政系統固定資產原值3523 萬元,業務總量4030萬元,業務收入3473萬元。
      仙桃市電力資源概況
       
          2002年末,仙桃市區域性電網有220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2臺,容量24萬千伏安;110千伏變電站7座,主變9臺,容量22.95萬千伏安(不含楊林尾泵站110千伏變電站和正準備新建的110千伏通??谧冸娬荆?,110千伏送電線路12條,長269.7千米;35千伏變電站27座(用戶自管、直配站10座),主變53臺,容量13.309萬千伏安,35千伏送電線路20條,長254.64千米;10千伏配電線路2599.93千米,配電臺區 2822個,配變容量32.7135萬千伏安;380伏配電線路4300.99千米;220伏配電線路2049.12千米。通過一、二期農網建設與改造,現已形成了以220千伏變電站為中心,110千伏和35千伏變電站為骨架,10千伏線路為輻射線的現代化供電網絡。全市鎮(辦、場)、村、組通電率均達 100%,農戶覆蓋面達到100%。2002年全市供電量達5.0328億千瓦時,創歷史最高,比上年的4.6956億千瓦時增長7.18%,全市人均用電340.05千瓦時,農村人均生活用電62.51千瓦時。
      仙桃市水利資源概況
       
          建國以來,仙桃市大興排灌工程,筑堤修渠,治湖浚河,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形成了洪南、洪北兩大防洪圈,排湖、沙湖、時合垸、通北、洪北五大排水區,澤口、馮保、洪北三個灌溉區的水利體系。1972年引進丹江口電源,建成全市最大的大型電力排灌站——排湖泵站。1996年下半年投資1.3億元的全省重點水利工程楊林尾泵站投入運行。近幾年,仙桃合理利用國家和地方投資10多億元,先后完成了東荊河下游干堤整險加固工程、楊林尾泵站新建工程、杜家臺分蓄洪區續建配套工程、展翅長河改道工程、移民建鎮平垸行洪口門工程建設,澤口灌區續建配套工程、城市防洪工程正在建設當中。2002年末,全市累計建成大小電力排灌站248處,裝機575臺,總裝機總量88660千瓦,其中排湖、楊林尾、沙湖、保豐、周幫等市直五大泵站裝機總量達37700千瓦。主要排灌干渠362.1公里,市管主要涵閘76座,有效灌溉面積9.03萬公頃。
      仙桃市農副產品概況
       
        仙桃市農副產品從初級產品到精深加工產品共有380多個品種,名特優農產品達到228種,占60%。有“蛋中之王”美譽的沙湖紅心鹽蛋,清朝時被譽為 “御宴極品”;聞名遐爾的九珠無鉛松花皮蛋、名典梨酒、沙湖紅蓮、仙宇調料、水洗麻仁、湖沁牌優質大米、口口福豆奶、范關白酒等50多個產品曾多次榮獲國內外大獎;久負盛名的毛嘴鹵雞、沙湖干刁子魚、漢水源豆豉等風味獨特,深受消費者喜愛;有“水中軟體黃金”美譽的美國匙吻鱘、中華絨毛蟹、黃鱔、黃古、鰻魚、鱖魚等是市民餐桌上的“水族”精品。此外,還有“伊人”牌西甜瓜、沔城蓮藕、沙湖蓮籽、三伏潭西紅柿、彭場南瓜、郭河保健蛋等一大批名優瓜菜品牌。
        沙湖咸蛋 曾為清朝皇室貢品。蛋黃為朱砂紅,呈沙糖顆粒狀,剖開后油質四溢,色彩鮮艷。1983年被評為湖北省優質產品。年產量1000萬枚,年創匯40萬美元,遠銷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九珠牌無鉛松花皮蛋蛋白質膠凝,呈褐色半透明體,表層點綴朵朵松針狀結晶花紋,蛋黃凝而不固,層次分明,在氣溫55℃時保持6個月不減味不變質。年產量4000萬枚,產品遠銷國內10多個省市,出口港澳、東南亞、北美、西歐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占全國皮蛋出口量的千分之一。
        蓮藕、蓮籽地產泥藕,生食清甜,生津消暑;熟食綿粉,味美可口。特別是“沔城蓮藕”,更是享譽省內外,“沙湖蓮籽”又名“蓮參”,清朝時為皇室貢品。食用可制在民名菜“冰糖蓮籽湯”;也可入藥,如載于《神龍本草語》,列為上品。全市泥藕產量20萬噸以上,蓮籽產量8967噸,遠銷新疆、湖南、內蒙古、北京等省市。
        異育銀鯽 1980年在仙桃市育種成功,1970年通過國家科委鑒定,1983年獲省科技成果一等獎。該魚種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適宜活銷。2002年全市異育銀鯽產量達到1萬噸,除供應省內大中城市外,還大批量遠銷河南、安徽等地。
        “湖沁”牌大米生長在百里湖區沿線腐質性肥沃土壤中,種植科學,自然天成。產品無污染,色澤亮,膠質高,腹白少,味香口感好,被中國綠色發展中心評定為“綠色食品”,1999年獲“中國國際博覽會名牌產品”。年產量8000噸,遠銷安徽、上海、湖南、廣東等10多個省市。
      仙桃市水產業概況
       
        在近幾年的農業結構調整中,仙桃市把水產養殖業定為農業的戰略產業。從1999年到2002年,全市新增水產養殖面積30萬畝,達到55.6萬畝。水產品產量繼1995年登上10萬噸臺階后,2000年又登上15萬噸新臺階,2002年產量再創新高,達到20萬噸,水產品產值8.9億元,占多種經營產值的47.4%,占農林畜牧業總產值的36.4%。全市水產品總量連續20多年保持全省第二位,2002年躍居全省第一,全國第二。
      仙桃市種植業概況

        仙桃市種植業的主體是糧食、棉花、油料和瓜菜四大類,耕地復種指數為224.3%。

        糧食:1997年,糧食總產89.96萬噸,為歷史之最,平均單產398公斤。2002年糧食種植面積123.44萬畝,總產56.92萬噸,平均單產461公斤,單產創歷史最高記錄。
        棉花:2002年棉花種植面積24.75萬畝,比上年減少1.38萬畝;單產73公斤,比上年增加5公斤;總產1.796萬噸,與上年持平。
        油料:2002年油料播種面積86.02萬畝,其中油料76.32萬畝,占88.7%;總產6.36萬噸,其中油菜籽的產量5.23萬噸,占82.2%。
        蔬菜:2002年蔬菜種植面積54.56萬畝,比上年增加0.34萬畝,比“九五”末增加1.84萬畝,蔬菜產量51.14萬噸,比上年增加0.83萬噸。

      仙桃市水利資源概況
       
        仙桃市境內河湖密布,水系發達。共有大小河流、溝渠1329條,長4500公里。其中自然河流14條,包括漢江、東荊河、通順河、通州河等,漢江過境長度91.2公里,東荊河過境長度103.34公里,流域面積2520平方公里;人工開挖的電排河5條,包括排湖電排河、沙湖電排河、保豐電排河、楊林尾電排河、周幫電排河?,F有垸內湖泊12個,圍堤固定湖區4.37平方公里,泛湖泊3個,面積15.5平方公里。
        仙桃市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9.68億立方米,多為澇水排泄;漢江、東荊河平均過境容水量分別為445.6億立方米、47.7億立方米,是全市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用水的主要水源。地下水儲量在5.10—7.10億立方米之間,有補給保證的承壓力開采資源為5.43億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可開采水量21.4萬立方米,是一個豐富的“地下水庫”。
      仙桃市礦產資源概況
       
        仙桃地處江漢平原腹地,非金屬礦產豐富。其中油氣資源分布廣泛,巖鹽資源豐富,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373萬噸,巖鹽儲量在500 億噸以上。巖鹽主要集中于地表以下780—1200米,鹽層厚度約80米,氯化鈉的一般品位在96%左右,最高可達100%。鹽礦中富含碘、鋰、溴、硼、鉀、銣、銫等多種稀有元素,其中碘的含量是海鹽含碘品位的7倍,具有極強的開采價值。

      仙桃市土地資源概況
       
        仙桃市土地總面積25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47萬公頃(水田7.10公頃,旱地6.37萬公頃),占土地面積的53.45%;園地0.25萬公頃,占0.99%;林地0.44萬公頃,占1.75%;城鎮村莊及工礦企業用地2.55萬公頃,占10.12%;交通用地0.53萬公頃,占2. 10%;水域7.69萬公頃,占30.52%;末利用土地0.27萬公頃,占1.07%。
        仙桃市以耕地、水域為主要土地類型,占總面積的 83.97%;以種植糧食、經濟作物和水產養殖為主,輔以園林生產。全市土地開發利用的主要特點是:土地利用率和墾殖率較高,達98.93%;土地的客觀自然性好,適應多種農作物種植;土地利用集約化程度高;土地利用類型多樣。

      仙桃特色資源的現狀

      通過對仙桃的分析,我們認為仙桃擁有除政治以外的產業經濟、歷史、文化、自然地理等四類特色資源。

      一、特色產業經濟資源:仙桃的主要產業是紡織、服裝、無紡布和醫用衛材、食品、精細化工等五大板塊。仙桃是全國重要的高檔面料生產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無紡布制品出口基地?!跋商摇迸颇亟q面料、“舒蕾”牌洗發水雙雙榮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輕紡工業占全市工業總量的80%以上,輕結構、外向型的產業特色基本形成,一座現代化的輕紡工業城正在快速崛起。

      二、特色歷史資源:仙桃市現存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5個,著名的有:沙湖鎮、張溝鎮兩處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均出土含谷殼的紅燒土和石網墜,足見在5000年前,原始人就有種植水稻和捕魚的生產活動,為“長江流域也是人類文化發祥地”提供了論據。
        沔陽古城遺址,位于市治西南30公里的沔城回族鎮。該地從西魏起先后16次設郡(府、路、州)治所,歷時853年。沔陽古城遺址上文化豐富,地面尚存明清石刻、孔子石雕像、陳友諒故居以及數座古廟;地下有隋唐至明清的銅器、陶瓷器等。排湖西、北岸有三大漢代古墓群。

        三、特色文化資源:“中國體操之鄉”。近幾年來,從仙桃這塊土地上,先后培養出了李小雙、李大雙、楊威、鄭李輝四個奧運冠軍,為祖國奪得四塊奧運金牌。仙桃被國家授予“中國體操之鄉”和“世界冠軍搖籃”的光榮稱號,被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為全國體操訓練基地。自2004年起,將每兩年舉辦一次國際體操節及精英大賽。
      四、特色自然地理資源:區位條件優越的“武漢后花園”。仙桃距武漢市中心及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漢口火車站、武漢港均在1小時左右的全高速公路車程。318國道、宜黃高速公路貫穿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仙桃附近交匯,區位交通條件十分優越。2003年,湖北省政府把仙桃納入武漢城市圈發展規劃,仙桃正依托武漢,全面對接,整體融入,借力發展。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廣州大道南448號財智大廈1309室(客村立交旁) 郵政編碼:510308
      電話:020-84221632 傳真:020-84221005
      版權所有 © 仙桃南粵商會
      粵ICP備12009323號-9
      在线观看免费AV网址

          <pre id="xyq5c"><label id="xyq5c"></label></pre>